月度归档: 2022年9月

东体:广州队给郑智的目标是保级成功,今年确定不引进任何新援

直播吧8月15日讯 近日,广州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郑智回归出任球队主帅。据《东方体育日报》报道,广州队给郑智的目标是保级成功,而且球队今年确定不会引进任何内外援。

目前,广州队2胜10负积6分,排名倒数第三,按照今年中超降三升三的规则,广州队的保级前景十分凶险。这样的成绩自然让俱乐部管理层坐立不安,在权衡了各种情况后,俱乐部高层决定请回郑智。

上赛季结束后郑智没有与俱乐部续约,而是到了广州体院任职。今年初,郑智曾经受李霄鹏邀请,进入国家队教练组,随队出征12强赛。如今,李霄鹏已经事实上下课,在无望继续留在国家队教练组后,郑智也需要有一个平台证明自己。

对于广州队,郑智仍然充满了情感。尽管俱乐部目前处于低谷期,球队战绩不佳,俱乐部也难以给出高额的年薪,但郑智在广州队功成名就,在广州队最需要他的时候,郑智选择了挺身而出。

据悉,广州队给郑智的目标是保级成功。球队今年已经确定不会引进任何内外援,只能内部挖潜。《东方体育日报》分析认为,广州队目前的人员配置在中超的确处于尾部阵营。

(小虎)

大罗:尤文志在马上赢得冠军 国米想夺冠得依靠卢卡库这样的球员

直播吧8月2日讯 意大利媒体《米兰体育报》近日对在国际米兰和AC米兰都效力过的罗纳尔多进行了专访,以下为专访节选。

——好吧,让我们来预测一下,为什么是你会想到国际米兰?

“因为他们本来可以在去年就赢得联赛冠军,我们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实际上已经赢得了冠军。而现在因为卢卡库回来了,尤其是在意大利,正如我们所见,也正如人们所说,他会给球队带来改变。因为他和劳塔罗是几乎完美的一对,这也已经早就被大家看到了。他们两个之间很来电,能够打进很多进球,这些对国际米兰来说都是好事。”

——对卢卡库来说,在他离开后重复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会很难吗?

“他想回来,而且意愿非常强烈,这对国米来说似乎已经是一种保证,现在他必须找回自己最好的状态。”

——说起来,卡佩罗现在都还时不时想起,在皇马的你比赢得世界杯时重了10公斤。

“我不认为卢卡库会想要模仿我的行为,他知道他的离开必须得到原谅,并且国米需要能够引领球队前进的球员,即使是身体上也是这样。”

——去年有了卢卡库,国米能赢得意甲冠军吗?

“我不是算命的,但这很符合逻辑。国米输掉了米兰德比,输掉了联赛冠军,并且错误地处理了本赛季仅有的两个月的困难期:在那些时刻,你需要勇气,去赢得艰难的比赛,而不是取得平局。你需要依附于某个人:依附于像卢卡库这样的大个子更容易。”

——国米球迷们梦想着卢卡库和劳塔罗,也梦想着迪巴拉。

“在足球场上,你并不总是可以做到你想做的事情,也许你想做某件事,但要给自己设限。在经济上,国米有一定的困难,而在意大利足坛,还有很多球队的情况也是如此,可是说是几乎所有。在我看来,马洛塔和我的朋友奥西利奥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做得很好。”

——什克里尼亚尔也能成功留队吗?

“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他继续留在国米,没有人会对布雷默去尤文的事实说更多的话,这是国米球迷很在意的事情,不是吗?”

——其实不仅仅是布雷默

“我对你们国家的联赛有足够的了解,我知道尤文不能再承受像过去那样的一年了。他们很谨慎,阿莱格里说‘赢得联赛冠军是一种责任’。

——你说的对

“我想,他们甚至想在欧洲层面的比赛中做得更好。但与此同时,在两年没有获得冠军之后,尤文并没有考虑长远,而是要马上赢得冠军,否则他们的引援就不会是迪马利亚和博格巴了,不是吗?他们(指迪马利亚和博格巴)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了,他们知道自己能给球队带来什么,以及不能带来什么。最重要的是:在意大利,一些发挥重要作用的球员甚至可以独自赢得一些比赛。”

——但是尤文已经“失去”了博格巴

“这是坏运气,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赛季进入决定期的时候,他会回归的。”

——那迪马利亚呢?

“嗯,我很了解他,在皇家马德里,有些人去体育场就是为了看他。你永远不会猜到他现在已经34岁了,他的身体看起来仍然很好。在踢比赛的时候,他能看到几乎所有人都看不到的东西。他不是在踢球,他是在创造,而最重要的就是助攻。”

——弗拉霍维奇会很高兴的。

“在这方面他是一个野兽,但他需要更多的帮助,迪马利亚会帮助他的。”

——这样够吗?还是尤文还需要一个“导演”?

“阿莱格里知道这一点,我知道尤文的目标是意甲冠军,但欧冠是他追逐了很长时间的梦想。历史经验是很清楚的:要在欧冠中领跑,你需要更多的东西,在那里,进球不会白白送给你,既不是会送给弗拉霍维奇,也不会送给任何人。”

——但是即使在欧冠联赛,迪马利亚-弗拉霍维奇-基耶萨也算得上出色的攻击线,不是吗?

“基耶萨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需要谨慎,现在的估计是在10月份。

“不幸的是,我知道他受了重伤。他可能是意大利最强大的球员。因为他的踢球方式,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力量和以前的爆发力,但在三前锋中有两名像他和迪马利亚这样与众不同又互补的球员,可以让他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更好的发挥。尤文在寻找一种进攻性很强的足球,这是在欧洲层面竞争所需要的,在欧洲,靠实力去赢得比赛,要比靠猜测去赢得比赛容易得多,即使相反的情况有时候也可能发生。”

——五月份在皇马发生了什么?

“你永远不会听到我说安切洛蒂的坏话……。”

——布雷默能代替德里赫特吗?

“这是我之前已经讲过的:德里赫特22岁,至少未来十年,他都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后卫之一。但布雷默并不老,而且来自一个伟大的联赛。在短期内,如果他能重复自己的成功经验,他给尤文图斯的回报不会比德里赫特给尤文图斯的少太多。”

(柯西莫)

在200名俄罗斯军队在24小时内被歼灭之际,普京受到了新的打击

据《每日星报》8月17日消息,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受到了新的打击,乌克兰官员称,他们的军队在一天内杀死了200名普京的士兵。

这一惊人的损失使乌克兰声称已杀死的俄罗斯人总数更加庞大。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General Staff of the Armed Forces of Ukraine)的官方Facebook账户称,自战争开始以来,普京的军队中有4.41万人被保卫者杀害。

伴随着巨大的生命损失,大量设备被摧毁。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数字都能准确地达成一致,但乌克兰声称已摧毁1886辆坦克、4162辆装甲运兵车、233架飞机和196架直升机。

但双方甚至多方声称的阵亡军人人数经常不同。

莫斯科一直表示,俄罗斯损失的军队和装备少于乌克兰声称的数量。来自西方机构的信息通常介于两者之间。

有消息称,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的目标可能已被乌克兰特种部队摧毁。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暗示情况很可能就是这样。

网友:

乌克兰可能在秘密战争中有优势,因为大多数乌克兰人会说俄语,可以在俄罗斯管辖地区不被注意地混入,而可能没有多少俄罗斯人会说流利的乌克兰语,很容易被发现??

(来源:Daily Star)

拜登政府下决心动手了?美日2国已经联手,美国大使点名对付中国

据环球网援引日媒的报道,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日前在东京”读卖国际经济恳谈会”上发表演讲,鼓吹美日同盟从”盟友保护时代”进入所谓”向印太地区同盟投射的时代”。

报道称,伊曼纽尔这场演讲题为”我们的联盟未来”。他在演讲中声称,”尽管过去60年来,美日关系一直是被我称作’盟友保护’的关系,但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向印太地区’同盟投射’的时代。”伊曼纽尔还声称,美日两国战略愿景从未像现在这样契合。

除了大肆鼓吹美日联盟,这位美国大使在演讲中还”点名批评”中国,污蔑中国”违反规则”、从事”知识产权盗窃”和”经济胁迫”等行动。他妄称,他不会称中国这样的国家为”朋友”。

追梦邀莫兰特圣诞吃饭 被莫兰特用格林公式回复

直播吧8月15日讯 根据报道,勇士和灰熊将在圣诞大战交手。

对此,追梦在推特上鼓励莫兰特说:“这(赛程安排)就是你声音的力量!冲!带你的家人赛后来我家吃晚饭。”

对此,莫兰特回复说:“必须去!在你说之前我爹已经说过了。”

对这一句格林公式,追梦回复:“😂🙏🙏”

戴安娜曾留下字条担心自己死于假车祸,但英国警方隐瞒了6年

原标题:戴安娜曾留下字条担心自己死于假车祸,但英国警方隐瞒了6年

在戴安娜王妃殒命巴黎25周年来临之际,英国第四频道开播四集纪录片《戴安娜殒命巴黎调查》,回顾戴安娜生前留下的字条之谜。1995年10月,戴安娜在写给私人律师米什康勋爵的字条中,担心自己会死于假车祸。但在戴安娜于1997年8月31日车祸去世后的6年中,英国警方一直没有将字条交给负责调查的法国当局。

戴安娜的私人律师米什康勋爵。

据报道,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德、司机亨利·保罗一起在巴黎死于一场车祸。两年前的1995年10月,戴安娜在写给私人律师米什康勋爵的字条中,担心自己会死于假车祸。

戴安娜去世后,米什康勋爵将他当时打出的关于他们会面的记录交给了大都会警察局的高级官员,后者将其放入保险箱。但是,6年来,这张纸条并没有被转交给调查车祸事件的法国当局。

1995年,戴安娜王妃和威廉王子(左)、哈里王子(右)在一起。

戴安娜的哥哥和姐姐们在字条写完十多年后才知道它的存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也被蒙在鼓里很长时间。

代表法耶德的父亲穆罕默德·阿尔·法耶德的律师迈克尔·曼斯菲尔德表示,这张字条很重要,因为它相当于某人的预感。

“如果你是一名调查此事的警察,你会想把材料交给法国人。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把它塞进保险箱,不透露。”曼斯菲尔德说。

戴安娜巴黎车祸现场。

2006年,前伦敦警察局局长史蒂文斯勋爵领导了“佩吉特行动”,该行动调查了围绕该事故的阴谋论。该行动的结论是,戴安娜的死亡是一个“悲惨的事故”,“没有证据”表明有谋杀阴谋或军情六处的掩盖行为。

史蒂文斯勋爵将这起事故归咎于醉酒的司机亨利·保罗。

文/南都记者 陈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国家大摸底!“牙茅”股价应声暴跌,老板“抄底”赔了一辆宾利

8月15日,素有“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股价再度下跌。截至当日收盘,通策医疗暴跌9.03%,报135.43元/股,日蒸发43亿市值,总市值仅存434亿元。

事出有因,就在8月12日,一则《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在网上持续发酵,其称为配合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专项治理,以及给后续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收费等工作奠定基础,将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

此次调查的范围,涉及开展口腔种植牙服务的各级各类公立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口腔种植的医疗服务及种植体系统价格、牙冠产品价格或加工服务费、口腔种植总体费用。可以说,这是国家层面对于全国范围内种植牙机构的一次摸底,也是为后续开展包括价格治理等在内操作的基础。

太平洋证券提到,在种植牙手术的费用构成中,核心材料种植体等耗材占比达75%,余下25%为治疗费,而按集采后耗材费用80%的降幅计算,其总费用降幅可达60%。在经过一个周末发酵后,让身为“牙茅”的通策医疗股价闻风而降,也就不是一件太过出奇的事了,即便有相关负责人透露,“种植牙集采对公司产品销量和利润不会有影响”。

实际上,这并非通策医疗股价首次出现下跌,从2021年6月高点的421.99元/股算起,通策医疗股价至今一年多跌去68%,市值损失920亿元,也让站在背后的老板吕建明,损失惨重。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吕建明通过第一大股东杭州宝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持有通策医疗26.35%股份,为实际控制人。按最新收盘价135.43元/股计算,吕建明的持股价值为114亿元,并在一年里损失242亿身家。

通策医疗股价的持续暴跌,早已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和调侃,早前更有声音直言,“通策医疗是股市杀猪的最好教材”,而身为百亿富豪的吕建明,面对质疑的做法则是亲自上阵,开账号与网友互骂,“这样的人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他们的嘴巴才是最臭不可闻的地方,需要保姆拿马桶刷好好疏通一下。”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1月~3月,通策医疗经过一轮暴跌后,吕建明先后进行至少7次小幅度“抄底”。东财Choice数据显示,吕建明7次增持所涉及的股份近21万,金额合计达3240万元。不过,若按通策医疗最新收盘价计算,吕建明这部分股份的价值仅存2840万元,相当于赔了400万元,也就是一辆宾利的价格。

吕建明出生于196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与无数大佬一样,他发家也是通过房地产行业。早在1995年,吕建明就成立浙江通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在两年后改制为浙江通策房地产投资集团,逐步滚大资本雪球。

2004年春节前,吕建明凭借抛硬币的“神奇”方式,收购了ST中燕(中燕纺织),成功借壳上市,并在2006年通过杭州公立医院改制的机会,拿下当时杭州最大的口腔专科医院,转型至口腔医疗领域,改名为通策医疗,成为“中国医疗服务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8月,通策医疗发布公告称,“吕建明因个人问题被刑拘接受调查。”第二个月,吕建明便辞去董事长一职。而据《每日经济新闻》当时报道,通策医疗时任董秘吴金涛透露,“可能和他几年前的房地产项目有关。”

至此,关于吕建明被刑拘后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再被人提起,这个人也消失在大众视野里。直到2014年底,吕建明以总经理的方式回归通策医疗,后又成为公司董事长,再度掌舵这家百亿口腔龙头。

在吕建明回归后,通策医疗营收依旧稳定增长,从2017年的11.8亿增至2021年的27.81亿元,净利润也从2.27亿增至7.86亿元。不过,步入2022年后,通策医疗的营收数据开始遭遇瓶颈,第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6.55亿和1.9亿元,仅同比增加3.74%与1.6%。

都说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面对通策医疗几乎停滞的业绩与不断下挫的股价,诸多投资者纷纷选择离开。东财Choice数据显示,通策医疗的股东户数从2021年底的10.4万,减至今年6月的8.4万,半年跑了2万投资者。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涨300%:长安汽车称下半年汽车市场面临三大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 报道

8月30日A股盘后,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营收565.73亿元,同比下滑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8亿元,同比大涨23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亿元,同步大涨319.07%;毛利率19.82%,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

长安汽车表示,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品牌持续向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长安汽车发布2022年1-6月销量快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112.58万辆,同比下滑6.25%。其中,长安系自主乘用车销量62.92万辆,同比下滑4.61%。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6.90%至11.26万辆,长安马自达同比增长5.51%至6.37万辆。新能源车型销量达 9.0 万辆,同比增长超 140%,增速快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26.3 个百分点。

不过,从财报来看,长安汽车上半年投资收益达到23.54亿元,在总收益中占比高达 41.04%,其中出让阿维塔科技部分股权为长安汽车贡献了21.3亿元净利润。

今年3月,阿维塔科技完成首轮战略融资交割,通过出让股权引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闽东时代乡村投资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联合体、重庆承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与重庆两江西证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的联合体、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南方工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联合体三家新的战略投资方,总额达24.2亿元人民币。本次股权交割完成后,长安汽车的持股比例将由 95.38%稀释到39.02%。

而从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来看,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上半年净利润10.45亿元,长安新能源上半年为亏损14.72亿元,阿维塔科技上半年亏损2.52亿元。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指出,长安新能源因补贴退坡、电池涨价、战略投入加大等原因,利润同比亏损加大。

此外,根据长安汽车一季度财报,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6亿元,同比增长431%。占整个长安汽车一季度净利润的近50%。扣除对阿维塔科技的投资收益后,长安汽车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增长215.24%。

这也意味着,今年二季度长安汽车扣非后净利润仅为8.3亿元,与一季度相差甚远。销量方面,二季度也出现了环比27%的下滑。

2022年全年,长安汽车总体目标是产销245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自主品牌目标产销185.7万辆,同比增长5.9%,市占率11%。

不过,面对下半年汽车市场,长安汽车在财报中表示还将面临三大风险。

一是供应链稳定性风险。首先新冠疫情仍充满变数,国际投资、贸易仍受到干扰,全球供应链稳定性依然面临考验;同时,汽车行业全球供应链波动风险加剧;此外,汽车行业“缺芯少电”(芯片和动力电池),以及部分零部件供应不稳定的现象仍可能阶段性持续,生产保供仍面临压力。

二是原材料涨价风险。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汽车行业原材料价格仍面临涨价风险,尤其是电池原材料、芯片等受供给短缺影响,涨价持续周期较长。中长期看,随着全球疫情缓解,大宗商品供给有望逐步改善,但基于碳排放约束等其他因素影响,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汽车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压力加大。

三是市场波动风险。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场景受限,预期转弱,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信心下降,对汽车市场阶段性影响较大。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和国家汽车消费政策支持,汽车市场逐步恢复,但疫情零星散发的风险尚未消除,对局部汽车市场销售仍有扰动,或导致汽车市场恢复空间受限,同时可能加大市场销售节奏的波动。

面对上述三重风险,在生产上,长安汽车将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确保生产运行正常,强化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适时增加风险部件的储备,推进部分关键核心部件的备用替代方案。

在产业链方面,通过内部成本挖潜降低原材料涨价影响。在生产端,不断优化工艺节约生产成本;在研发端,通过优化产品规格,应用新的材料或替代方案来优化成本结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品竞争力;在采购端,优化供应商体系和结构,促进供应商应用新工艺控制成本。

在消费领域,充分利用国家购置税减免等政策支持窗口期,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并加快新营销布局进程,加大智慧营销力度,强化用户触点,力争将市场影响控制到最低。

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势再造

经济观察网记者 高若瀛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效调动企业力量推动低碳转型,以及如何开展国际协作,成为当前社会尤其是产业界特别关注的话题。

7月2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能源基金会支持的第二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聚焦“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势再造”展开讨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以及多位企业界代表出席该论坛。

呼唤“创新型减碳”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的能源和经济转型,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

这其中经济学的逻辑是,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是潜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相应加大,成本加快上升。另一方面,作为增量的低碳或零碳新能源,随着产量扩大、技术改进,成本下降加快,虽然绿色产品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比传统产品价格要高,但绿色溢价会逐步由正变负,新能源代替老能源的减碳成本优势增大,进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的转换进度。

因此,要着力推动创新型减碳,通过创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比如风、光、水、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就会比用煤发电减少很多碳排放。

他提出推动创新型减碳,应建立“三大支柱的体系”——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形成区域自主减排的责任体系;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技术,为“打包”三大支柱形成完整的数据运行体系提供了可能。最后他强调,绿色创新和转型面对大量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重塑产业优势

企业如何将“双碳”目标融入自身的发展战略?改变供应链、再造产业优势的具体做法又是什么?

在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看来,这其中包含着技术进步、成本管理以及产业链的完善。他以欧洲客户给出的指标为例,客户要求亿纬锂能在2025年生产每瓦时电池的碳排放只能是27g,并且要求在2030年达到15g;而他现在的碳排放是87g。

“这是指标,如果把电池生产过程全部展开,一是生产电池的工厂必须百分之百使用清洁能源;二是电池使用的锂必须百分之百由清洁能源产生,镍必须50%是循环使用。”刘金成表示,如果只是以现有87g的水平,很难算账,但在跟客户的指南指引下对应分析,会发现企业其实可以做到,这就是要“在指标之下、目标之下采取行动”。

绿色低碳同样也是钢铁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宝钢工程技术集团副总经理袁磊在当天的“碳中和产业动向和供应链”圆桌论坛上表示,中国宝武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是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的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在当前的形势下,钢铁企业能做的,一是少用化石能源,使用绿电绿氢能源;二是紧凑化连续生产,极致降低能耗;三是研发新的低碳工艺装备技术来生产钢铁。”

“减碳一定会增加前期成本投入,但对于钢铁企业,能源成本占钢铁生产成本较高,减碳也一定是减成本的。同时碳中和的背景下会增加企业绿色产品的品牌力量,增加市场份额和营收。”袁磊说。

国际协作面临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当天的演讲中提出,“双碳”事关三大议题:贸易、金融和技术,三个议题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全球协作也就是涉及治理问题。

以贸易为例,比如有税收、补贴、碳交易体系,除了碳定价也有必要辅以其他监管工具。对某些产品碳含量的监管,这些轨迹、工具、实施速度的巨大差异,会给全球贸易带来风险。因为不协调的贸易措施必将导致碳泄漏问题,即生产商会从碳价高昂或监管严厉的地区,转移到价格较低或监管宽松的地区,这对国际贸易而言是一大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气候中和的全球协调挑战,即金融。拉米表示,无论如何达成碳中和的时间表,都需要在许多领域进行巨额投资。实际上,从2015年的《巴黎协定》到去年的《格拉斯哥公约》,其中大多数承诺都尚未落实,南北资金缺口问题还有待解决。

“未来几年要投入几万亿欧元或美元推进脱碳行动,很大一部分都会是私人资金,这些钱应该被归为绿色资金,从而享受到优惠待遇。这就需要对绿色金融进行全球定义,如果每个国家都自行定义什么是好的绿色金融,什么是不太好的棕色金融,我们就会面临大量的协调问题。”拉米最后表示,如果美国、欧盟和中国之间缺乏有力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碳中和的,尤其是中国和欧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面对科技的挑战,中国和欧洲的科学家在碳捕获和地球工程等领域都处于探索前沿,双方或许可以携手加速技术的普及。